新聞資訊主頁 >
公司動態
電子元器件廠商業績迎爆發期 行業景氣再獲驗證 國產替代機遇來了
《科創板日報》(上海,研究員 宋子喬)訊,電子元器件廠商紛紛迎來業績爆發期。三環集團3月24日晚間公告,預計2021年一季度凈利潤為4.25億元-5.17億元,同比增長130%-180%。公司同時披露業績快報,2020年實現營收39.94億元,同比增46.51%;凈利潤14.41億元,同比增65.41%。
三環集團表示,業績預增受益于5G技術加速普及與國產替代進程不斷深化,疊加汽車電子化、智能制造產業不斷擴大的影響,被動元器件景氣度持續上升,公司主要產品電子元件及材料、半導體部件銷售大增。
就在三天前,風華高科2020年年報正式發布,產能提升疊加下游需求景氣,其主業產銷兩旺。公告顯示,風華高科2020年營收同增31.54%至43.32億元;歸母凈利潤同增5.86%至3.59億元。片容、片阻、電感銷量同比分別增長29.22%、36.31%、46.54%,整體毛利率提升至 29.7%,同比增長 5.7個百分點。
5G滲透率提升帶動行業景氣度 汽車電子開辟新戰場
隨著全球經濟持續復蘇,帶動電子元器件旺盛需求,而上游產能短期難以匹配,造成上游元器件普遍缺貨漲價,晶圓、被動元器件、面板、覆銅板、晶振等普遍出現不同程度價格上漲。
5G手機相比4G手機需要配套的被動元件數量大增,其中5G單機MLCC用量近1000顆,相比4G提高了40%以上。另外,5G基站MLCC平均用量約1.5萬顆,較4G基站平均3750顆大增3倍。長城證券預計,2025年智能手機以及新邊緣設備對MLCC的需求將是2019年的1.8倍,基站對MLCC的需求將是2019年的1.3倍。
另外,由于電動車、智能駕駛等元器件使用量大幅提升,隨著晶圓廠產能向整車傾斜,汽車銷量的增長也將帶動上游被動元器件使用量大幅提升,帶動MLCC、銅箔等景氣進一步提升。以動力系統用到的MLCC數量為例,傳統燃油車動力系統MLCC用量為平均每輛300-500顆,混動車數量為1000-1600顆,插混車為1500-2000顆,純電動車為2000-2500顆。
目前全球被動元件市場規模將近300億美元,展望2021年,隨著5G、電動車、VR、AI等多應用需求逐步起量,被動元件的市場空間有望加速增長。
龍頭迎量價齊升格局 國產替代進程深化
目前,全球電子元器件的絕對龍頭為日本廠商,國產廠商份額不足,供應鏈安全形勢緊迫下,國產替代空間巨大。行業缺貨漲價潮則為國產替代提供了良好機遇。
以電子元器件最大細分市場MLCC為例,5G及新能源革命推動MLCC需求增速中樞提升,但全球MLCC寡頭格局下頭部日臺系擴產緩慢,中長期看供需偏緊。短期來看,大廠產能接近滿產,MLCC有望在5G及新能源車拉動下迎來漲價周期。
自去年年底,國巨、三星等海外MLCC巨頭持續釋放出供貨緊張信息,近期國巨、三星等已經開始調漲MLCC產品價格。
興業證券3月14日發布研報稱,預計2季度繼續漲價概率較大,而國產MLCC在行業缺貨漲價之際積極導入客戶,已經取得非常明顯效果,未來有望在高容值等高端產品取得持續突破。
國內廠商中,三環集團以陶瓷基體和電阻起家,在陶瓷插芯及封裝基座等細分領域已經占據龍頭地位,目前正加快MLCC及陶瓷基片業務擴產,其中MLCC擴產動作迅速,2020年底已達100億只/月,在建產能140億只/月。
風華高科為國內被動元器件龍頭廠商,其新增月產56億只片容技改擴產項目于2020年Q4起逐步貢獻業績;新增月產450億只祥和工業園高端電容基地項目一期有望2021年中投產;新增月產280億只電阻技改擴產項目目前正在加速推進。
MLCC之外,其他電子元器件漲價潮正在襲來。鋁質電容漲勢在被動元件中最為整齊,近期全球Top3鋁電容廠掀漲價潮,江海股份和艾華集團為國內鋁電解電容器龍頭企業。
另外,國內電子元件廠中,順絡電子是國內最大的從事各類片式元器件研發、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,目前已經是全球最大的0201射頻電感供應商,同時也是國內唯一的01005射頻電感供應商,產品性能、市場份額以及技術水平已經處于全球第一梯隊。
法拉電子是我國領先的薄膜電容廠商,目前市場占有率約為8%,位列世界前三。